aaaPROJECTS
RICE
2017 年度主題 —— 米
2017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選定以台灣家庭最日常的主食「米」為題、「媒體」為主要傳遞媒介,跳脫地域及時間限制,邀請了港、中、台七家媒體,針對三地的共同飲食記憶進行跨文化對話,從庶民小吃、文學詞句、人文故事、歷史軌跡等編輯角度切入,帶出各地對於米的獨特習慣與文化識別。再搭配節氣,與農會及建築系學生共構城市梯田,將臺灣致力於米文化的單位具體呈現。最後將媒體觀點、實體記錄及每個參與者的互動,收藏成一本跨越時間的禾集。

2017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 —— 米

《 2018 臺北設計獎|公共空間設計類優選 》
《 2018 金點設計獎|整合設計類 金點獎章 》
《 2018 金點設計獎|年度特別獎社會設計獎 》
《 2017 Shopping Design Award|年度最佳展覽概念活動 》



2017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選定以台灣家庭最日常的主食「米」為題、「媒體」為主要傳遞媒介,跳脫地域及時間限制,邀請了港、中、台七家媒體,針對三地的共同飲食記憶進行跨文化對話,從庶民小吃、文學詞句、人文故事、歷史軌跡等編輯角度切入,帶出各地對於米的獨特習慣與文化識別。再搭配節氣,與農會及建築系學生共構城市梯田,將臺灣致力於米文化的單位具體呈現。最後將媒體觀點、實體記錄及每個參與者的互動,收藏成一本跨越時間的禾集。

In 2017, TNH Center chose the most common food in Taiwanese daily lives — “Rice” as the annual theme. Overcoming the space constraints of exhibitions, TNH Center invited seven media from Taiwan, Hong Kong and China to participate in a cross-cultural dialogue centered on this shared diet, sharing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rice in design, history, arts and other fields of life. 

In addition, a terrace-field exhibition was co-created by the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architectural students to portray Taiwan’s commitment to its rice culture. The interactions of participants, media perspective, and live captures of the exhibit were then collected in the time-spanning project - “He-Ji”. 

 

2017 記憶中心歷經完整一年的耕耘收穫,象徵著稻穀收穫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春,萬象更新,進入前期研究分析,擬定年度規劃方向 ; 
夏,與兩岸三地七家各具特色觀點的年度中心合作 ; 
秋,將虛擬的年度中心,以實體米倉計畫呈現 ; 
冬,臺灣二期稻作開始收穫,進入最後一個階段,珍藏於禾集計畫。

 

春耕|企劃籌備

記憶中心於 2017 年前期,討論並選定「米」作為年度的主題,延伸各類故事、議題、事件,看見自身的身份認同。其中,更認為記憶「中心」除了象徵實體場所,也有匯聚所有事物的意義,期許「臺北文創記憶中心」這個品牌,不僅能是「實體」的,也可以是「虛擬」的。 

因此選定「媒體」匯聚不同訊息的特性,作為此次記憶中心的載體,邀請臺灣、香港、中國三地不同屬性的媒體,成為年度中心代表,跳脫實體空間的侷限,期盼對中心的想像能有不一樣的可能。

主視覺進一步以預告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的「日曆」為出發,由溫暖的色彩及觸感帶出米的溫度;除了在社群上分享每日一句的生活痕跡,更以糧票的形式延伸至活動開幕邀請函。

 

 

夏耘|年度中心

 

記憶中心邀請台灣、香港、中國不同屬性的媒體為年度中心代表,跳脫時空的限制、突破臺北文創大樓跨界對話的疆界,與兩岸三地共同討論關於米背後不同的議題與故事。

《Shopping Design》以擅長的設計生活切入,帶領讀者體驗 24 小時米的生活提案;《週刊編集》以人文社會的角度探討米的文化及其歷史;《聯合文學》集合不同藝文作家分享華人共同的米食記憶;《小日子》以臺灣各地不同的米食烹飪,述說了多元的生活樣貌與社會差異;《好吃》從古早米的器具以小窺大,談起那些關於米被遺忘的小事;《號外》則從米的多樣性下手,看香港作為一個移民城市在民族文化方面的多元性與興衰;《知中》選擇以深具特殊意義的糧票切入,喚起一代人的記憶與近代人米的情感。

 

2017 年度中心 X  Shopping Design

24 小時  趣味米生活提案

記憶是發生的每個過往;米是如空氣般的重要存在。

 

米的好處不只是營養,也不只是主食,它的好足以成為相伴生活的一部份。以生活面角度探討生活裡有米的趣味與驚喜,清晨、午後、夜晚,24 小時與米相伴的最佳日常提案。

Shopping Design 是一本希望從生活去探索設計,從設計找到更多理想生活想像的雜誌。以不同企劃探索旅行、飲食、物件、設計等各類議題,和不同領域的人物探討多元生活風格觀點。延續「買設計、學設計、享受設計」的初衷,分享更多好設計,也啟發讀者探索更多理想生活的設計。

完整「趣味米生活提案」請點選此閱讀

 

 

2017 年度中心 X  週刊編集 the affairs 

米   特刊

記憶是一切終將剝落損壞,卻更有重量;米是代代以來不可或缺的糧食。

 

從文學中節錄宮澤賢治、菲律賓米童謠、張愛玲秧歌、波登、阮清等關於米的詮釋,並採訪「稻作研究室」與「作物種原中心」,探討相關食米文化、政策、歷史文獻的展示收藏,回顧米於日常中淺移默化的影響。 

《週刊編集》是今年6月創刊的全球文化新聞報,目前以紙本印製並同時經營數位內容。內容除了國際政經與商業科技資訊,亦著重藝文設計、戶外探索與生活飲食,期許為「火星世代」讀者提供新的視角。

完整「米特刊」內容,請點選此詳閱

2017 年度中心 X  聯合文學

米   字旁

記憶是文學;米是連結眾人的生命經驗。

 

邀請盧慧心、陳思宏、凌性傑、馬尼尼為、鄧小樺書寫對於米食的記憶,以及記錄作家一日農事的體驗,並邀請吳晟書寫關於水土米,和拜訪百年碾米行,從溫當年碾米的黃金年代,進而喚起華人的米食記憶。

《聯合文學》雜誌發行超過三十年,介紹國內、外重要作家的創作,以及當代文學作品,上溯古典,下達前衛新潮,秉持著「文學不應只是少數文學人口的奢侈品,而是全民生活的必需品」之理念。

完整「米字旁」內容,歡迎點選此閱讀更多

 

2017 年度中心 X  小日子

米 特別報導   

記憶是生活事物的累積;米是臺灣人味蕾的日常感受。 

 

烹飪是穿搭,白米飯是不退流行的白 T-shirt,連結時尚概念與臺灣庶民飲食習慣,並邀請作家王浩一探討白米之於臺灣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性,白米搭配各式食材發展出的在地料理,像是彰化爌肉飯、臺南虱目魚粥等,間接述說臺灣人的生活樣貌與社會型態差異。

《小日子》於2012年創刊,是一本共享臺灣美好生活況味的獨立出版雜誌。始終相信「最好的生活就在臺灣」,主題書寫有故事的人,溫暖紀錄臺灣土地上的小人物。從美食、電影、音樂與旅行等角度,側寫臺灣生活的美好。

完整特別報導內容,歡迎點選此閱讀更多

 

2017 年度中心 X  好吃

關於米的小事

記憶是一種五感上的刻痕;米是一種生活上的親近。

 

從古早米的器具例如米鏟、土礱、鐵製便當盒談起那些關於米被遺忘的小事,採訪土礱師和老米行第二代,期盼以小窺大,從器物開始理解米。

《好吃,日日好食誌》台灣第一本慢食生活實踐誌,從對食材的關心出發,上山下海,致力於尋找台灣好食材與精彩的飲食故事。從產地到餐桌,挖掘達人農夫的堅毅精神、記錄即將遺落的傳統作法、看到隱身在常民裡的料理智慧,相信食物可以予人幸福與療癒,不停找尋食物的生活故事。

完整「關於米的小事」內容,歡迎點選此詳閱

2017 年度中心 X  號外 City Magazine

百樣米養百樣人

記憶是體現與實踐出這時代的價值;米是建構整個民族文化的起點。

 

梳理百樣米的種類、變形、顏色,呈現米本身的多樣性;談論關於香港米的習俗,和有米字的廣東話用語;訪問定居香港百樣人的祖籍家鄉米食,進而回顧香港米業從「有米」變「冇米」的興衰史 ── 農田、米舖、超市,以「米」來反映本地文化的日漸失落,看香港作為一個移民城市在民族文化方面的多元性。*冇:ㄇㄡˇ ,方言。

《號外》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月刊,自1976年創刊40年來都走在最前,紀錄世道人心,反映時代的渴望與期待。我們銳意以先鋒文化啟迪創意生活,就藝術、文化、設計、時裝及社會五大範疇尋索出價值與命題,透過不同形式的故事呈現,展開與社會的深度對話,以國際視野及公共精神,關注本土文化與發展,連結青年世代,倡導生活美學,為香港社會提出更美好的城市文化思考與想像。

完整「百樣米養百樣人」,歡迎點選此詳閱內容

2017 年度中心 X  知中 ZHICHINA

糧票的故事

記憶是時間的重量、歷史的載體、文化的變遷;米是勾連中國人親情、友情、愛情和記憶的良藥。

 

糧票從 1953 年開始發行至 1993 年取消, 在物資匮乏的年代,糧票成了貴重的禮物:新朋好友結婚會送 5 斤米票;到醫院看病會留下 10 斤麵票;到別人家作客也都要帶著糧票⋯⋯以在上個世紀整整40年被稱為「命根子」、具有特殊意義的糧票切入,藉由採訪北京市糧食公司總經理白少川,喚起一代人的記憶與近代人米的情感。

《知中 ZHICHINA》一個「有關東方中國的一切,探索中國的首選」的內容品牌,提供有關中國人文、地理、生活方式、藝術、商業等一切重要議題內容的消費,為重建東方思考力和語言體系,以及東西方溝通提供可能性。

 

秋收|米倉計畫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從 9 月佇立於廣場上的兩個禮拜期間,記憶中心將虛擬的年度中心化為實體,以「米倉」為雛形,與北投農會水稻班合作,將 2000 多株二期稻移植現場,再與建築科系學生於工作坊一同模擬城市中的梯田景觀。選用方便快速組裝的可回收木棧板作為空間主素材,不僅呼應伊東豊雄設計的臺北文創大樓建築外觀,也堆疊著城市人對於稻田、土地、自然的嚮往,讓展覽不只是單方面的資訊傳達,更是互動溝通所建構的集體記憶。

 

展覽空間共分為「年度中心牆面、顧問小屋、年度中心辦桌」,以台灣人熟悉的傳統飲食文化場景重現,將七家媒體對於米的獨特觀點分別陳列。此外,現場也邀請台灣致力於米文化的單位具體呈現,提供更加多元的實際體驗。

我們都是由自己所經歷過的每個記憶所形塑,期待每位觀者都能在吃完記憶中心的辦桌後,重新體會與發覺自己的記憶,由此了解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即將往哪裡去,看見彼此的專屬身份。

 

 

走入米倉前區,首先看見的是以月曆為概念發想的主題牆面,展示著各家年度中心的記憶。此外,也搭配「完整屬於你的米記憶」的互動體驗,期許透過民眾的參與,完整米字的互動意象,在呼應 2016 記憶主題「正體字」互動的同時,也凝結識別身份的影像,傳承彼此的記憶至未來。

 

此外,記憶中心也邀請到掌生穀粒糧商號、土生土長/米通信、米日一里葉晉發,分享台灣米的各種樣貌。透過「粄」的發想,民眾可從各單位下方抽取自己有興趣的米記憶板子、放入茄芷袋中,拿至後方的梯田座位區細細咀嚼。

 

 

米 X 天

身份識別的起點,往往來自生活中看似理所當然的小事。記憶中心特別邀請掌生穀粒糧商號,從各式米問題開場,生活化的提案切入,從「米」察覺自身與天地人和的連結,進而懷著對萬物的感謝,共同為日常中看似微不足道卻美好的事物持續發聲,看見生活風格的價值。

 

 

米 X 地

土地滋養生命、影響味覺記憶,形成身份認同,為萬物的起點。因此記憶中心以土地為本、米為線索,邀請《米通信》呈現內容,追根溯源一粒米從風土、農者的辛勞、烹飪方式至餐桌的歷程,爬梳食物、土地、人們的關係,引領我們省思,該如何選擇每一粒要放入嘴中的米,如何與腳下的土地共生共存。

 

 

米 X 人

成就一粒米,除了天的祝福、地的滋養,更多來自於人的耕耘。記憶中心特別邀請到米日一里葉晋發本厝;身為大稻埕百年米店,五代以來見證臺灣稻米飲食文化 150 年的歷史更迭。透過台灣米的分析,讓民眾得以窺探百年米店的風華,站在歷史的傳承上,回歸人的思索和對話,在人與米之間,賦予不同新對話的可能。

 

 

同時,記憶中心與米日一里葉晉發設計了「米樣籤」,透過趣味互動,將不同米種的台灣米呈現給民眾,認識其獨特的滋味、樣貌、特色,建立我們與米之間更深刻的連結。

 

 

9、16、194、10 ⋯⋯

臺灣最受歡迎的米種是哪一款?腸胃不好的人適合哪一種米?哪種米最適合做壽司呢?

記憶中心邀請民眾從米缸中抽取一顆球,再依球上的代號,找到命中註定相遇的米款並認識它。接著記憶中心更是提供米袋,讓民眾可以舀一匙米、並蓋章留下紀念,讓大家在這所相遇的不同好米,能轉換成另一種形式記憶保存,成為命中註定的邂逅。

走出記憶中心由木棧板與真實水稻堆疊、層層錯落有致的梯田,最後看見的是「年度中心」的辦桌台。由重現台灣重要的飲食場景,將所有年度中心代表化為開放式的料理饗宴,透過戶外共享餐桌,邀請民眾品味米文化記憶。

米倉計畫|拿我的青春,夠不夠買一個世界遺產?

「你吃過米吧?那你磨過米嗎?吃米是每日三餐必須的事,但你知道餐桌上的一碗米飯,從黃澄澄的稻穀,到晶瑩剔透的白米,是如何一層層褪去外殼的?」

記憶中心於展期間的週末邀請到了土礱師賴咏華,介紹米從田裡到餐桌之間的變化並實際體驗,了解他為了保留台灣即將消失的傳統「土礱」,一點一滴、與年邁的土礱師學習,為了將來親手重現臺灣農村古老的「水礱間」景象。

在全球化浪潮下,各地同質性越來越高,我們將如何向他人介紹台灣呢?識別身份的起點,往往來自生活中的細節,如我們吃的米,如日常寫字、如集體共有的文化價值⋯⋯如每一件,看似理所當然的小事。當下次面對「你是誰?來自哪裡?」的疑問時,期許記憶中心是答案、土礱是答案,每個微不足道的細節,都是完整我們文化的答案。

「我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很容易跟地球另一端的人聽一樣的歌、吃一樣的飯、穿一樣的牌子的衣服,卻跟自己的爺爺奶奶越來越不像。」— 從泥土到嘴唇・賴咏華

 

米倉計畫|合興壹玖肆柒

記憶中心也邀請到了合興壹玖肆柒來現場示範鬆糕製作,為這個大家的印象中是過年才會吃的糕點,添增更多不同的食用可能,讓這值得一再回味的米食文化重新進入現代的生活,並讓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技藝,繼續延續、傳承於新世代中。

 

 

冬藏|禾集計畫

在經歷漫長的春耕企劃籌備、夏耘年度中心、秋收實體米倉計畫後,2017 記憶中心來到最後階段;將整年度媒體觀點、實體記錄及每個參與者的互動,整理收納成一本跨越時間的「禾集計畫」。

稻穀收割、曝曬烘乾、脫殼碾米、原料浸泡、蒸煮漂白、檢料打漿、抄紙覆紙、壓乾烘紙 ⋯⋯

在製作稻殼紙時,那些曾被理所當然淘汰、回收的穀渣,在與鳳嬌催化室相遇後,催化出新的生命可能;獨有的毛邊、起伏的紋理,如同在腦海裡的記憶片段 —— 那些感動,只有親自體驗,才能感同身受。

「有些地方濃、有些地方比較淡,就像人一樣,紙是活的。」—— 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陳瑞惠

 

「我想要創造的是每一碗飯每一粒米的那種不一樣的生命感,每一個包裝都能感受到米的痕跡,每個人拿到的作品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禾集設計師・方序中

 

 

禾集製作完成後,下一步便是讓它能傳播出去、讓更多人體會、珍藏。記憶中心因此於台北國際書展特別擺設攤位,讓不論是為了禾集而來、或對禾集初次認識並產生興趣的民眾,在完成一個喚醒米與自身生活記憶的分享後,兌換限量的禾集。期許大家透過這樣的設計,識別「米」於生活中的不同媒體呈現型態,進而延伸記憶中心的可能性,實踐「傳承、保存、創造」記憶的初衷,一同完整識別身份的使命。

 

記憶中心一直期待能讓大家了解: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記憶中心。我們會對某件事有感覺,往往不是來自物件本身,而是關於它的「記憶」;生活中每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背後故事,是我們之所以成為自己的理由。

 

 

__

2017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 

時間|2017.09.15 - 09.28

主辦單位|臺北文創、 富邦文教基金會

策劃統籌|Plan b

年度中心代表|號外、週刊編集、小日子、Shopping Design、 聯合文學雜誌、好吃、日日好食誌、知中

米倉計畫顧問|掌生穀粒、土生土長、米通信、米日一里葉晋發本厝、米販咖啡、 山山來茶

禾集視覺設計|究方社

禾集視覺協力|鳳嬌催化室、 BIOS Monthly

禾集影像製作|浪打影像

策劃指導|
陳藹玲、冷彬、梁雅媛、鄧烱榕、李取中、謝易軒、黃銘彰、王聰威、周玉卿、江子逸、許俐葳、王巧惠、劉靜茹、包叔平、林岫雲、劉冠吟、張翰豪、蘇靜、遲元美、馮忠恬、程昀儀、顧瑋、張寧恬、朱維正、張信智、王至聖、段雅馨、陳佩柔、麥曉文

特別感謝|
龔書章、陳韻竹、張憲文、陳勝雄、賴咏華、陳郁荃、蔡青樺、陳冠蓉、曾耀陞、蔡水允、蔡凱翔、黃振育、蔡得黃、陳燕卿、武秀玉、吳慶鐘、宣大平、方福在、舒米・如妮、鍾錦海、王正安、花蓮玉里曾氏家族、臺東德高范氏家族、花蓮玉里朱班長、臺中霧峰農會、溪州鄉農會稻米產銷班第五班、游萌萌、每一位不願具名的農者